近段時間,上汽集團可謂捷報連連,先是在8月28日正式發布了2025年半年度報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期中考”成績單,對上半年經營狀況做了階段性的總結。之后在9月1日,上汽集團又接著發布了8月份的最新銷量數據,為行業與消費者提供了觀察企業穩健經營與未來戰略走向的重要窗口,也為其他車企的創新轉型提供有益借鑒。
業績企穩回升經營韌性增強
根據報告顯示的數據,上汽集團今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達2995.9億元,取得了5.2%的同比增長,歸母凈利潤則為60.2億元,收獲喜人的業績。最搶眼球的莫過于扣非歸母凈利潤方面的數據,上汽集團此次收獲了54.3億元,而且同比暴增432.2%,至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則達到210.4億元,并實現85.9%的同比增長。這一高質量的業績表現,充分呈現出目前上汽集團企穩回升、韌性增強的積極態勢。
在激烈“內卷”的市場中能夠實現逆勢增長,離不開上汽集團一直以來在核心技術上的持續投入與積累,為其產品奠定了扎實基礎,從而轉化為了用戶認可的產品。憑借過硬的產品力與貼合用戶需求的產品體驗,不僅實現了銷量突破,更在消費者端建立起口碑。可以說,上汽正是通過扎實的技術布局、精準的產品定義,最終在體驗層面真正贏得了用戶。

事實上,上汽集團公布的8月銷量數據同樣印證了這一點,其中8月單月整車銷量達36.3萬輛,同比大漲41%,順利實現今年以來單月銷量同比“八連漲”,而1-8月累計整車批售量則為275.3萬輛,同比增長17.9%,終端零售交付量更高達294.3萬輛,產銷存全鏈條結構持續優化,為后續發展筑牢了基礎。

而在新能源這一“兵家必爭之地”,上汽集團也展現出活躍的發展姿態。今年8月,其銷量為13萬輛,同比增長達到49.9%,1-8月累計銷售則為89.3萬輛,并取得44.4%同比增長,可見其新能源轉型已駛入快車道,進展迅猛。
上汽集團能在今年上半年交上出這份含金量很高的“成績單”,得益于上汽集團持續推進內部改革和創新轉型。面對行業變革與市場競爭,上汽以組織機制優化和流程再造為抓手,推動整體運營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戰略層面,上汽就談堅定推動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場“新三駕馬車”的協同發力,不斷跑出加速度,為上汽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正是在這樣的系統性布局之下,上汽集團在逆勢中實現銷量與利潤的雙重突破,并為行業“反內卷”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的樣板。
握指成拳 合力破局
為了提升各部門之間溝通與協調的效率,上汽集團成立"大乘用車板塊",將集團內部的乘用車公司、上汽國際、研發總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五家企業整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實現乘用車自主板塊重大事項的高效集體決策。

在這一架構基礎上,上汽集團進一步引入了華為的IPD(集成產品開發流程)與IPMS(集成產品營銷體系)模式,對產品定義、成本控制、市場營銷等關鍵流程進行了系統性重構。這一做法不僅強化了跨職能協作,也顯著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和市場響應精準度,并進一步強化對于用戶需求的洞察和理解能力。通過全面推行IPD與IPMS相結合的敏捷開發機制,上汽集團實現了從需求洞察到產品交付的全鏈路打通,將整車開發周期壓縮至18個月左右,更快應對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
很多人關注的是上汽與華為的合作,但在合作背后,上汽自身在流程與組織機制上的迭代同樣關鍵。其核心目標非常明確——一切圍繞商業成功,將經過充分驗證的方法論與企業實際進行深度融合,構建真正適合大廠創新的體系競爭力。可以說,上汽集團正在以一套以終為始、結果導向,更敏捷精進與行之有效的運作方式,重新塑造自主品牌的核心戰斗力。
卷技術與用戶體驗才是正道
“卷價格”本質是低效的競爭,即使贏得市場,卻很可能要付出盈利效率低、產品品質下降等代價,最終傷害的是產業鏈上下游的可持續發展。而“卷技術”“卷價值”則完全不同,通過產品、技術、品質的不斷提升,不僅讓消費者受惠,還能對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
在智能化維度上,為了提升技術創新與產品力等方面的優勢,上汽集團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聯手打造的鴻蒙智行的“第五界”——。而該品牌的首款車型尚界H5,作為鴻蒙智行首款面向20萬級主流市場的車型,于9月23日正式上市,售價15.98-19.98萬元,同時用戶下定即可享至高價值43788元首銷權益,首任車主更可享三電系統終身質保。上市僅僅1小時,尚界H5就大定突破10000臺。

尚界H5受益于上汽集團高端精密的制造能力和全球制造標準,同時還按照鴻蒙智行嚴苛的質量管理體系打造。華為ADS 4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搭載,也大大提升駕駛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或將重新定義主流智能SUV的價值標準。

除了華為的深度賦能,上汽集團還與OPPO達成合作,為MG品牌打造智行手車互聯系統,并率先搭載于全新MG4上面,實現了手機與車機的深度無縫連接,顯著增強了智能座艙的實用性與操作便利,從另一維度切實解決了用戶在智能化體驗中的痛點。
無論是華為,還是OPPO,在智能化領域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通過與這些科技巨頭深度跨界合作,上汽集團快速提升其智能化產品力與市場競爭力,這些具有創新性的合作模式,無疑具備戰略前瞻性。
除了深受當今年輕消費者歡迎的智能化體驗,能耗成本和長期價值也是消費者所重視的重要產品指標。為此,上汽集團通過多元化的新能源技術路線,在純電、插電混動及增程式等多種動力形式上協同發展,從入門到高端形成完整的產品矩陣,以體系化對壘的新模式替代傳統的單點突圍模式,為用戶提供更符合實際需求的新能源體驗。

搭載“恒星”超級增程系統的智己LS6主要面向20萬級豪華SUV市場,在保持純電的駕駛體驗的基礎上,將CLTC綜合續航大幅提升到1500公里,堪稱“自帶超充樁的電車”,無懼續航焦慮;全新B級混動轎車榮威M7 DMH,憑借10萬以內的預售價,為用戶帶來越級豪華體驗,全系標配160km的CLTC純電續航,與友商的長-短續航高低搭配形成鮮明對比;以7萬元級價格進軍純電兩廂車市場的全新MG4,則首次量產搭載第二代半固態電池技術,電池的可靠性、安全性均實現突破性提升。

可以看出,上汽集團并沒有局限于單一技術路線,而是通過“超級增程+超級混動+固態電池”的組合策略,覆蓋不同用戶群體的真實使用場景與需求。這些差異化、互補型的技術與產品矩陣,共同構建起上汽在新能源市場的系統競爭力,也為用戶帶來更自由、更安心、更智能的出行體驗。

出海領航,合資共贏
在自主品牌發展與新能源汽車銷售高歌猛進的同時,上汽集團在海外市場與合資業務板塊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同樣展現出戰略定力與創新活力,逐步推動中國汽車品牌從“走出去”向“走上去”邁進的同時,也讓上汽集團逐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海外布局方面,上汽集團持續鞏固其作為中國汽車出口領軍者的地位。今年1-8月,上汽海外市場累計銷售達66.4萬輛,保持穩定增長。尤其在歐洲這類成熟汽車市場,MG品牌表現格外亮眼,前8個月終端交付突破20萬輛,同比增長20%,成為歐洲最受歡迎的中國汽車品牌。在挪威、西班牙、捷克等多個國家,MG憑借出色的產品力和品牌認知成功躋身主流市場,這不僅反映出上汽全球化產品策略的成功,也體現出中國制造正在全球贏得信任。
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上汽集團也在不斷探索合資合作的新路徑,推動合資模式從“市場換技術”全面邁向以“雙向賦能、合作共贏”為核心的“合資2.0”新階段。
其中,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在延續奧迪純正的運動基因與機械底蘊的基礎上,搭載華為乾崑智駕技術,展現出中國科技企業在智能生態領域的領先優勢。上汽集團與奧迪共同打造的全新高端純電品牌AUDI的首款車型——奧迪 E5 Sportback,則彰顯“美美與共”的合作新境界。別克至境L7則以頂尖智能科技、豪華與增程技術,重塑新能源豪華轎車想象,引領品牌轉型并開啟合資品牌新篇章。

“合資2.0”模式有助于推動上汽集團與合資伙伴的共同發展,既可相互吸收國際頂尖技術和管理經驗,更可發揮雙方各自的長處和優勢,最終實現共贏,中國汽車合資企業的合作提供新的范式。
最后
上汽集團今年業績持續向好,既得益于其在技術轉型與品牌升級上的持續投入,也離不開旗下多個品牌的共同努力。在此期間,上汽主動避開低效價格競爭,將重點放在技術突破與產品價值提升上。這一策略不僅推動了企業自身的穩健增長,也為整個行業走向更健康的競爭環境提供了示范。通過不斷推進技術迭代與品牌煥新,上汽正在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優勢,并為傳統車企轉型提供了值得參考的路徑。未來,持續創新與品牌建設仍是其保持行業領先的關鍵所在。